护理天地
【一科一品】无影灯下洒满温暖 ——我院手术室用爱守护患者“生命温度”

       手术室是医院的高危技术部门,也是挽救生命的战场。然而,冰冷的手术器械、低温的环境以及紧张的氛围,往往让患者产生焦虑、恐惧等负面情绪,甚至可能引发术中低体温,导致一系列并发症。如何让手术室充满温情,让患者在无影灯下感受到爱的温度?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用行动给出了答案。
 
       低体温:手术中的“隐形杀手”
       围手术期低体温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其危害不容小觑。研究表明,体温每降低1℃,机体耗氧量增加7%,可能导致心律失常、凝血功能障碍、麻醉苏醒延迟、术后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。为了攻克这一难题,手术室护理团队通过反复文献循证和头脑风暴,制定了一套科学、精准的体温管理方案。
       精准评估:为患者筑起“温暖防线”
       团队引入Predictors评分系统,并将其导入医院信息系统(HIS)。巡回护士在术前访视时,输入患者相关数据,系统自动生成低体温风险分级,并发出预警提示。根据风险等级,护理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,真正做到“未雨绸缪”。
       细节优化:让温暖浸润每个环节
       环境温度调控:团队通过反复循证,解决了手术医生与患者对室温需求的矛盾。术前1小时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4-25℃,并提前预热转运车加温毯,为患者打造专属“温暖窝”。手术开始后,室温回调至21-22℃,同时根据患者低体温风险等级落实个性化保暖措施。
       恒温碘伏消毒:团队购置恒温箱,将碘伏加热至37℃,既提升了消毒效果,又消除了传统消毒液的冰冷刺激,让患者体验更加舒适。
       术中保暖措施:使用液体加温仪对输液、输血进行加温,精准控制温度;优化手术床盖被使用方法,减少患者躯体暴露;采用“马蹄形”防水铺单法和神经外科贴膜集液袋,防止冲洗液外溢导致的体温流失。
       术后延续:让温暖无缝衔接
       团队将保暖措施延续至术后,持续监测患者体温,并使用加温毯主动保温。对于低体温高风险患者,提前通知病房做好预保暖准备,确保患者从手术室到病房的温暖无缝衔接。
       用爱守护:打造有温度的手术室
       通过“体察温寒”活动的开展,手术室护理团队不仅增强了主动保暖意识,还将温暖融入每一个细节。恒温毯的呵护、37℃的温暖浸润,凝结着团队的智慧与爱心。爱在我心,暖在你身,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用有温度的护理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。
 
       无影灯下,不仅有精湛的医术,还有温暖的关怀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用专业与爱心,让冰冷的手术室洒满温暖,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与希望。




 

您可能需要:
就医指南
来院线路
微信订阅
返回顶部